对最大流算法历史文献的一个调研
Table: Polynomial algorithms for the max flow problem
找实习虽然只为自己争取到一个秋季的绿色通道,但可喜的是,我投的几篇paper,终于中了一篇。
现在可以在英文数据库或google scholar上面搜索到自己名字,感觉很nice,研究生的心愿算是完成了一部分,至于剩下的中不中,都不那么重要了,已经留下了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的足迹。
投递的杂志是Signal Processing,是一个很不错的杂志,从ACCEPT到文章上线速度很快,在我校的评级是B类期刊,发表一篇达到学校博士毕业的基本要求(一篇B或者2篇C),审稿周期算是中等吧,这篇文章的周期大约是7个月。
这算是大半年来的结果吧,从今年4月份一直做到10月份,有很多很多的尝试,虽然最终在理论上并未有很大的创新,实验结果却比较给力。
协同分割,即不仅要完成分割,而且要将不同图像的分割结果进行“归类”行为
写出了一篇像模像样的paper,正在赶投各种Journal,不知终归何处
看看实验的效果图吧,最好的肯定是我做出来的,哈哈
在近年来,图像相关的会议或者杂志中,炒的比较热的一个词是:显著性!
顾名思义,显著性就是指不同于一般性质的一种表现,通常它都是不好量化衡量的。
之前解释了为什么能用最大流最小割算法来做图像分割,其实更为正式的引用,即为众多paper所写的那样,图割其实是用来优化能量函数的,我是从自己的一些体会来写的,因为“能量函数”这东西,太过虚无飘渺,不够直观,不便于理解。
在我了解了为什么能够用过做图像分割后,又有问题困扰我:为什么我们所见到的图构建都是四邻域或八邻域的?为什么不是一个全域图(两两相连)?
这个问题似乎也有很多搞图像分割的大牛注意到了,他们最初或许是在实验中发现四邻域和八邻域已经很好了,但后来他们还是给为什么这样做提供了理论依据